我的小朋友適合接受「兩階段矯齒治療」嗎?
小朋友的換牙期約在六歲開始,至十二歲左右應長齊所有恆齒。小朋友在換牙的過程中會出現混合齒列,如這段期間牙齒明顯有咬合不正的問題,就很可能需要接受矯齒治療。根據問題的類型,兒童牙醫可能會建議分階段進行矯齒療程。
分階段療程意味著在兩個不同的時間進行治療,這樣做通常是為了提升矯齒的效果,以及利用牙齒和骨骼的自然生長發育去避免將來一些更複雜的矯齒治療。
「第一階段矯齒療程」會在兒童還長著乳齒和恆齒時開始,通常接下來是一段休息期。「第二階段矯齒療程」則通常在大部分或全部恆齒長出後開始,以便可移動牙齒到最終位置。
為什麼要分兩階段?可以等到所有恆齒長出才做治療嗎?
有些問題如果及早發現會更容易糾正。「第一階段矯齒療程」亦稱為「阻斷性治療」,可以營造一個健康的環境讓牙齒生長和發育,並有助鞏固牙齒根基,確保長遠穩定。
「第一階段矯齒療程」可以防止咬合不正的問題持續惡化,阻止若干發展中的生長問題或引導可支撐牙齒的顎骨順利生長。矯齒醫生通常可利用兒童的自然成長和發育,在牙齒發育的可預測階段作出及時治療。
簡單來說,第一階段的治療主力集中在平衡/改善顎骨發育異常,也讓恆齒有更多空間生長。因此,對於嚴重哨牙、門牙擠擁及倒及牙等情況尤其有幫助。
雖然在大部份的情況下可以等到小朋友年紀比較大的時候才進行相關治療,但分階段矯正療程有以下好處:
- 減少將來矯齒需要拔掉恆齒的機會。
- 減少將來需要進行矯正手術的機會。有些問題在兒童的成長時期治療可以獲得很好的效果,但如果在成長完成後進行治療,則可能需要進行矯正手術。
- 調整上顎與下顎至正常咬合,尤其是如果小朋友有倒及牙。
- 改善兒童長時間吸吮手指,或異常吞嚥的情況。
- 改善牙齒因破壞性壓力而朝錯誤方向移動或支撐牙齒的骨骼形狀改變的情況。
- 改善異常哨出的上門牙,以減低這些牙齒被撞斷或脫落的風險。
第一階段的治療多數會在小朋友還長有乳齒的時候開始 ,根據臨床情況醫生會用不同的功能性矯正器去矯正顎骨至正常生長位置,以糾正兒童咬合不正等問題。這些矯正器可以是固定式或活動式,牙醫會根據小朋友的咬合情況及合作情況而決定。在某些情況可能需要拔掉乳齒,騰出空間讓恆齒長出。
大多數咬合不正的問題在完成第一階段的治療後可以獲得妥善解決,但也有少數例外情況。第一階段矯齒療程後通常會有一段休息期,待所有恆齒都長出,才重新評估進入第二階段的最佳時機。第二階段治療通常會在大部分或全部恆齒已長出時開始,治療的目標是確保牙齒處於適當的位置,以確保牙齒咬合功能良好及保持美觀。
兩階段矯齒治療適合我的孩子嗎?
兩階段矯齒正畸治療可以給兒童一個難得的機會擁有健康、美麗的笑容,但要注意的是這種治療並非適用於所有小朋友。
建議於兒童7歲前讓牙醫進行第一次檢查。如有咬合不正等問題,牙醫也可以監測生長和發育情況,以便小朋友在最合適的時間得到最合適的治療。每位小朋友的牙齒咬合情況都是獨特的,需要牙醫根據實際情況為其度身訂造最合適的治療計劃。
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你信任的家庭牙醫。
提提你 - 你有權按自身需要選擇不同的牙科醫生,建議你參閱已上載於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的官方網頁上的註冊牙醫名單作出最符合你個人需要的選擇。以上內容旨在向你簡單介紹相關牙科程序的性質及影響,讓你在選擇牙醫及相關治療方法的時候能夠作出知情的決定。所有治療方法均有利有弊,關鍵是你必須對不同治療方法及程序有基本認識及了解相關風險。同時,以上內容不代表任何牙醫或牙科機構的專業意見或觀點,為你的健康著想,請向你的家庭牙醫尋求正式醫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