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牙齒嚴重受損或齲洞較深,很多時都需要進行俗稱「杜牙根」的牙髓(根管)治療,以消除感染和疼痛問題,並修復原牙。大多數杜牙根治療都能成功解決問題,然而,少部份患者接受治療後仍會感到牙痛。
杜牙根後疼痛會持續多久?
在完成杜牙根治療後,牙齒周圍變得敏感是正常的,但一般只會持續三至五天。牙醫會提供藥物以減輕炎症和紓緩手術後的疼痛。如果幾天後仍然持續疼痛,則可能是出現術後併發症。
杜牙根治療後出現疼痛是什麼原因?
1. 骨骼感染
杜牙根手術可能很成功,感染組織被清理乾淨,填充物很好的密封根管,並套上堅固的牙冠保護。然而,如果有細菌潛藏在牙根周圍的骨骼中,仍會繼續造成發炎和疼痛。
幸好,隨著感染的根源(壞死的牙神經)被清除後,細菌無處可藏,感染大多能夠及時被免疫系統消除。牙醫可能會處方抗生素療程以加快這個過程。
2. 根管填充物損壞或封閉不完全
牙齒經過杜牙根治療後仍有可能再次感染。如果杜牙根的填充物損耗,或是未能完全密封牙齒時,唾液中的細菌就有機會在填充物的邊緣周圍作怪。一旦進入牙根,細菌可在短短幾天內造成感染。
牙髓再感染通常可以進行「翻杜牙根治療」。除非牙根破裂或牙齒在牙齦線以下折斷,則可能需要拔牙。
3. 根管清除不徹底或有遺漏
牙齒內有數條牙根,其中一些很難發現,尤其是臼齒的。治療時若錯過受感染的根管,牙齒內部遺留一點神經或囊袋讓細菌就有機會形成感染。即使找出所有受感染牙根,有時也可能會遇到障礙,例如根管彎曲,阻礙到達根尖以完全清潔根管。細菌有時也會埋藏在很細微的空間,尤其是在根尖的尖端。
如果有神經遺漏,牙齒仍會像手術前一樣對冷熱敏感。如果細菌引起感染,牙齒會對壓力敏感。這兩個問題都不會自行消失,需要重做杜牙根治療。
4. 過度填充根管或氣泡擠出根尖
杜牙根使用的牙科黏固劑填充根管過度的話可能會從根尖滲出,視乎使用的填充材料、滲出量和去向,可能會導致疼痛。如果根尖在杜牙根前本已受感染,可能有空間包容少量滲出,但如果根尖周圍沒有被感染,那麼填充過多可能會導致杜牙根後疼痛。
另外,如有微小的氣泡從根尖擠出,亦會造成壓力和疼痛,但情況少見。過度填充根管或氣泡擠出根尖引起的疼痛都會自行消退,但就可能需要一些時間。
5. 填充物或牙冠凸出
杜牙根的填充物或牙冠如果太大,就可能與對面的牙齒磨擦,導致杜牙根後的牙痛。解決方法很簡單,只需由牙醫磨走牙齒上突出的填充物或調整牙冠,疼痛通常在三到五天會自然消失。
6. 牙根垂直裂縫
杜牙根後牙齒會變得脆弱。如未有裝上牙冠保護,牙齒可能因外力而斷裂,或是有齒裂狀況卻未治療,咬硬物時導致牙根垂直縱裂。這樣牙齒咬合時會痠軟無力、悶咬痛,最後可能不得不拔掉牙齒。
疼痛持續,早日根治
如果杜牙根後仍有持續性炎症或感染,請不要等待病情惡化,應盡早約見你的牙醫,需要時可進行根端切除術,盡量挽救牙齒。
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繫你信任的家庭牙醫。
提提你 - 你有權按自身需要選擇不同的牙科醫生,建議你參閱已上載於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的官方網頁上的註冊牙醫名單作出最符合你個人需要的選擇。以上內容旨在向你簡單介紹相關牙科程序的性質及影響,讓你在選擇牙醫及相關治療方法的時候能夠作出知情的決定。所有治療方法均有利有弊,關鍵是你必須對不同治療方法及程序有基本認識及了解相關風險。同時,以上內容不代表任何牙醫或牙科機構的專業意見或觀點,為你的健康著想,請向你的家庭牙醫尋求正式醫療意見。